近日,我集團與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蕭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幾家單位共同合作開發(fā)的三項科研課題,通過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杭州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三項科研課題分別為《一定埋深地鐵隧道列車荷載作用下成層飽和土層的動力響應研究》、《綠色建筑評價模型與激勵機制設計研究》、《強震作用下砂土液化引發(fā)地下結構動力災變宏細觀機理研究》。
《一定埋深地鐵隧道列車荷載作用下成層飽和土層的動力響應研究》分析了成層飽和土層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引入傳遞反射矩陣方法,對成層飽和土層動力響應問題及非線性本構模型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對地表下一定埋置深度的地鐵列車移動荷載作用下隧道結構周圍成層飽和土層的動力響應進行深入研究,提出隧道周圍成層飽和土層在地鐵列車移動荷載作用下動力反應的計算方法,為地鐵隧道工程提供了理論參考。該課題研究成果居國內領先地位。
《綠色建筑評價模型與激勵機制設計研究》以全壽命周期評價理論為基礎,結合生態(tài)經濟優(yōu)化理論和生態(tài)足跡理論,構建了建筑綠色度評價指標體系;引入網(wǎng)絡層次分析法,對建筑綠色度進行綜合評價;研究了綠色建筑推廣的政策激勵機制。該課題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和前瞻性。
《強震作用下砂土液化引發(fā)地下結構動力災變宏細觀機理研究》采用小型振動臺模型試驗、動力離心模型試驗和顆粒流流固耦合數(shù)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從結構、砂土和孔隙流體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出發(fā),探討了地震荷載作用下飽和砂土液化及液化后地下結構物上浮的宏細觀機理,揭示了砂土在地震作用下土體強度和變形的宏觀變化與土體內部微細觀組構的內在聯(lián)系,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該研究成果對指導地下結構設計施工、工程抗液化措施選擇和地下結構防災減災具有較好的參考價值。
三項科研課題成果成功通過鑒定,證明了我集團的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產、學、研合作及企企聯(lián)合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同時表明了集團施工技術的創(chuàng)新實力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通訊員 汪強)